小学低年组课前三分钟活动方案一、活动主旨: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的活动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前学生三分钟展示,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进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有助于培育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和素养:学生的收集资料和概括能力、观察发现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记忆能力、自信的心理素养……以达到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作用。为了这项工作的有效实施和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二、活动项目1。活动时间小学生课前 3 分钟能力展示时间具体描述:① 最佳时间是 1 分钟能力展示。例如:1 分钟小故事;1 分钟数学游戏;1 分钟科学实验展示;1 分钟儿歌表演;1 分钟书法鉴赏等。1 分钟的能力展示,既适合学生自主准备、练习、展示的相关能力水平,又适合集中学生课前的学习精力,易于引导学生进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易于对上课内容和上课时间产生负担和影响。② 一些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需要大量的课前预习,可以选择 2—3 分钟的内容展示沟通,已达到课前准备与课上学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效果。③ 杜绝超时,否则会给学生增加负担和不良情绪,更易对课堂教学产生不良影响。④ 有的学校有预备铃,可在预备铃响后,进行展示活动。有的学校响铃即上课,可以在响铃后,学生到齐,开始展示活动.2. 活动形式① 讲述;朗读、表演诵;边演示动作、实验、板书等边讲解是常见的展示形式.② 展示学生与全班同学互动沟通(如:猜谜语,互动游戏等)。3、活动原则(一)生本原则。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能使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教学,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以一带十,以点带面,很好地带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他们的制造欲望,有利于课堂教学深化地开展.(二)实践原则。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针对一个问题一种思想,要做到心、口、手、脑并用,是学生知识和涵养的一次综合展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和提高。(三)激励原则。课前三分钟训练,能使多数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对其他同学也是一次精神上的享受.三、活动实施(一)提前布置,仔细组织.展示顺序由班主任安排,或按座次,或按小组或是学号,每天语文,数学学科分别进行一个人.展示的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也可以随意.老师仔细组织,坚持去做,让学生充分重视这一教学环节,以达到以展示促学习的目的。(二)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因为学生个体水准参差不齐,有高有低,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