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第一章 教育基础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一、小学教育概述(一)小学教育的概念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小朋友(6-12 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试验小学五种类型。我国老式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小朋友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二)小学教育的任务主线任务:打好基础详细任务:1、容许小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培养坐、立、写字与看书的对的姿势,注意锻炼小朋友的肌肉和手部动作,但应避免剧烈运动。2、培养小学生有目的、有次序地进行观测,引导小朋友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到本质特征,发展故意注意,协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3、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爱好,养盛唐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4、培养小学生初步辨别是非的能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特点: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小朋友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四个标志性事件1、1878 年,张焕纶所开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拉开了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帷幕。(采用班级讲课制)2、1896 年盛宣怀开办的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1897 年,盛宣怀开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3、19 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国开始建立的第一种近代学制)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清政府 19 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置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 7 岁小朋友,同步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初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4、到了 19,“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初次颁布的第一种现代学制。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行的第一种现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