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期代需要,反应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规定,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关键问题一直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怎样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为多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 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奉献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步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进了希腊哲学研究爱好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奉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主线。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当是具有对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双城论 双城理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根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辨别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根据奥古斯丁的理论,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构成的,其他的人则构成世人之城。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两座城才彻底分开。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有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竭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在辨别“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的基础上,奥古斯丁论述了他有关国家与教会的思想。他并不认为“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可以等同于人间任何一种社会组织。不过,上帝之城至少可以由教会来代表,世人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两个城的组员在最高的爱上互相对立,但对于许多较低等级和中介的善,他们的爱是共同的。这使两个城的公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可以达到一致。这样就构成了共同体的一套价值体系,社会正是这个共享的中间价值领域。与世俗国家相比,奥古斯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