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职责管理钢结构工程施工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包括任务、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设计、技术要求、施工条件措施、现场环境(如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障碍物、高压线、电缆线路、水道、道路等)情况、内外协作配合关系等。(2)材料要求1)钢构件的准备钢构件的准备包括。钢构件堆放场的准备;钢构件的检验。2)钢构件堆放场的准备钢构件在吊装现场堆放时一般沿吊车开行路线两侧按轴线就近堆放。其中钢柱和钢屋架等大件放置,应依据吊装工艺作平面布置设计,避免现场二次倒运困难。钢梁、支撑等可按吊装顺序配套供应堆放,为保证安全,堆垛高度一般不超过2m和三层。(3)钢构件验收在钢结构安装前应对钢构件进行检查,其项目包含。1)钢材的数量和品种是否与订货单符合。2)钢材的质量保证书是否与钢材上打印的记号符合。3)核对钢材的规格尺寸。4)钢材表面质量检验,不论扁钢、钢板和型钢,表面均不允许有结疤、裂纹、折叠和分层等缺陷。有上述缺陷者应另行堆放,以便研究处理。5)钢材表面的锈蚀深度,不得超过其厚度负偏差值的。(4)高强度螺栓的准备钢结构用的高强度连接螺栓应根据图纸要求配套供应至现场。应查其出厂合格证、扭矩系数或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是否齐全,并按规定作紧固轴力或扭矩系数复验。对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按规范规定及时进行复验,其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5)焊接材料的准备钢结构焊接施工之前应对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进行检查,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第1页共4页准和设计要求。对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其结果应符合要求。(6)主要机具在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可移动式起重设备如汽车式起重机。(7)作业条件1)根据正式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结合现场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经审批。2)对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及钢尺进行计量检查复验。3)根据土建提供的纵横轴线和水准点进行验线交接完毕。4)安装前,应按照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的构件,查验质量证明书和设计更改文件;工厂预装的大型构件在现场组装时,应根据预组装的合格记录进行;构件交工所必需的技术资料以及大型构件预拼装排版图应齐备。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划分。材料堆放区、杆件制作区、拼装区,构件按吊装顺序进场。5)场地要平整夯实,并设排水沟。6)在制作区、拼装区、安装区设置足够的电源。7)搭好高空作业操作平台,并检查牢固情况。8)放好柱顶纵横安装位置线及调整好标高。9)参与钢结构安装人员要持证上岗。10)检查地脚螺栓外露部分的情况,若有弯曲变形、螺牙损坏的螺栓,必须进行修正。11)将柱子就位轴线弹测在柱基表面。12)对柱基标高进行找平。2、操作工艺构件吊装顺序并列高低跨的屋盖吊装。必须先高跨安装,后低跨安装,有利于高低跨钢柱的垂直度。并列大跨度与小跨度安装:必须先大跨度安装,后小跨度安装。并列间数多与间数少安装:应先吊装间数多的,后吊装间数少的。构件吊装可分为竖向构件吊装(柱、连系梁、柱间支撑、吊车梁、托架等)和平面构件吊装(屋架、屋盖支撑、桁架、屋面压型板、制动桁架等)两大类,在大部分施工情况下是先吊装竖向构件叫单件流水法吊装,后吊装平面构件,叫节间综合法安装(即吊车一次吊完一个节间的全部屋盖构件后第2页共4页再吊装下一节间的屋盖构件)。3、构件安装工艺(1)钢柱的安装工艺1)钢柱安装前应设置标高观测点和中心线标志,同一工程的观测点和标志设置位置应一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标高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标高观测点的设置以牛腿(肩梁)支承面为基准,设在柱的便于观测处;b.无牛腿(肩梁)柱,应以柱顶端与屋面梁连接的最上一个安装孔中心为基准。中心线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柱底板上表面上行线方向设一个中心标志,列线方向两侧各设一个中心标志;b.在柱身表面上行线和列线方向各设一个中心线,每条中心线在柱底部、中部(牛腿或肩梁部)和顶部各设一处中心标志;c.双牛腿(肩梁)柱在上行线方向两个柱身表面分别设中心线标志。2)钢柱的安装方法钢柱起吊前,应从柱底板向上500mm~1000mm处,划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