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归纳总结诸多同学在复习高中数学必修二的知识点时,由于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效率不高。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归纳总结”,仅供参照,欢迎大家阅读本文。数学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一、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尤其地,当直线与 x 轴平行或重叠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 0 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 定义:倾斜角不是 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 k 表达。即。斜率反应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② 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 90°;(2)k 与 P1、P2 的次序无关;(3)后来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3)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4)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 0 的常数)的直线系:(C 为常数)(二)垂直直线系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 0 的常数)的直线系:(C 为常数)(三)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 k 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7)两条直线的交点相交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方程组无解;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叠(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二、圆的方程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2、圆的方程(1)原则方程,圆心,半径为 r;(2)一般方程当时,方程表达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当时,表达一种点;当时,方程不表达任何图形。(3)求圆方程的措施: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种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运用圆的原则方程,需求出 a,b,r;若运用一般方程,需规定出 D,E,F;此外要注意多运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通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状况:(1)设直线,圆,圆心到 l 的距离为,则有;;(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 k 不存在,验证与否成立② k 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 k,得到方程(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