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信用社屡查屡犯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在银行化改革的大好时期,合规经营和内控建设成效越来越明显。但不可否认,在各级各部门的检查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屡查屡有、屡查不纠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对农村信用社合规经营和内控建设形成了极大挑战,也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进程。为此,我们要站在改革和进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普遍性、复杂性和隐蔽性,并仔细讨论对策,实行积极措施彻底解决和克服这些问题. 一、屡查屡犯问题的成因 农村信用社屡查屡犯问题的发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思想认识不够、合规意识淡薄、内部控制不严、对违规违纪问题处理不力等;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农村信用社独特的客户群体、相对紧缺的岗位配备和相对简陋的工作环境等。但归根到底在于 5 个“不到位”: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是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多年来案件发生的根源,就在于重业务进展、忽视内部管理,重业务创新、忽视风险防范,重制度制定、忽视制度落实。说到底,就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的制度执行不力所造成的。首先是部分高管为追求高效益而忽视高风险,甚至抱有不违规就难进展的错误认识,为追求指标完成而容许或默认一些违规违纪现象.其次是部分员工个人素养、职业道德较差,对法律法规知识和行业规章不愿学习、不想学习,即便学习起来也是应付了事,不求学深学透,工作中自然难以准确掌握,以致对一些屡查屡犯的违规行为习以为常、视而不见。 (二)制度落实不到位,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没有高度的思想认识,即便内控管理制度再多再完善,也不会有严格到位的制度执行力。表现在一些具体业务中,有的员工习惯于根据管理人员的理解或意图办事,而不去核对或者根本没有能力核对是否符合规章制度要求。有的高管人员或一般员工责任心、自律性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对制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认为“制度严格没必要、防范风险伤感情”,对部属或同事之间的习惯性违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感情代替合规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依法办事、按章操作的自觉性。从各级各部门的检查情况来看,被查单位不同程度存在着的有规不依、有章不循、有令不行、违规操作现象,都是由上述原因造成的。 (三)监督检查不到位,使问题产生有机可乘。监督检查,是内控管理的必要措施,也是确保各种问题及早发现及早纠改的必要手段.但假如在监督检查中搞形式、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