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工程支护方案分析的基础上,对复合止水帷幕逆作 +灌注桩+混凝土内支撑复合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探讨 ,对施工效果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评价。 1、工程概况 江西新余钢铁有限公司 8#高炉上料矿槽系统工程,地上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47.9m 高,地下(共三层,负一、负二层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平台)—14。800m 深, 坑壁剪力墙及底版均为 1。200m 厚防水现浇钢筋混凝土):上部结构总建筑面积18375m2,地下室建筑面积 733。584mz。该工程施工场地狭窄,临近有建、构筑物及φ1000 动力水管,地质、水文条件及上部结构复杂,工期紧(总工期只有 175 天),在施工深基坑的同时,其上部结构及其相邻建筑必须同步施工。 本工程场地地下水类型包括上层滞水和孔隙承压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 1①-1 层人工杂填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散水的渗透补给,无统一自由水面,水量与季节周边排泄条件关系密切。孔隙承压水赋存于③单元砂土层及④单元砾乱石层中,与地表水及区域承压水体系联系密切,水量丰富. 2、基坑支护方案分析与选择 本基坑周边场地狭窄,满负荷在用的 φ1 000 动力水管及新建筑物基础均距新建深基坑坑外壁均不到 1m 远,还有重型车辆过往频繁的厂区交通主干道距新建深基坑坑外壁也不到4m 远。基坑平面基本呈长方形,平面尺寸 21.08m×11.6m,基坑开挖深度为 14.8m.本场地在(1-2)层塘泥层底及(2—1)、(2-2)局部夹有粉土、粉砂薄层。该层饱水,易形成涌水流沙。基坑周边大部分均在(2-5)层粘土层中,该层强度高,对承压水控制有利:但东北角己开挖到(2-6)层淤泥质土夹粉土。该屡为夹层,为承压含水层的过渡层,中深井降水对其有一定影响。但也易引起基坑侧壁流水流土,因此承压水控制也是影响基坑安全的重要一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基坑为狭窄场地的较深基坑,为保证基坑顺利开挖和保护周边环境不受破坏,须严格控制基坑变形,要求支护结构具有一定刚度。支护方案分析比较如下: 1)悬臂桩支护结构虽具有不影响坑内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的优点,但本工程开挖深度较大,悬臂桩支护结构要求插入深度大,配筋多,变形大,无法满足基坑安全要求. 2)为控制排桩结构变形,可采纳排桩+锚杆方案。桩锚支护工艺成熟,经济可靠,能有效控制结构变形,但本基坑周边场地狭窄,满负荷在用的 φ1000 动力水管及新建筑物基础均距新建深基坑坑外壁均不到 1m 远,还有重型车辆过往频繁的厂区交通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