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商业银行高息揽储手段与风险研究开题报告

商业银行高息揽储手段与风险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1/6
商业银行高息揽储手段与风险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2/6
商业银行高息揽储手段与风险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3/6
开 题 报 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不少于 1000 字的文献综述:商业银行高息揽储手段与风险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商业银行高息揽储的现状研究史丽(1999)认为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家商业银行和他们的金融机构为了抓紧存款,招揽储蓄各有“新招”。但也有许多“新招”和“高招”是悖于金融法规的。特别是变相提高或者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最为多见。此种行为已经成为许多地区普遍存在的周期性顽疾。于此同时中央银行给予这种不正当行为较重的处罚,然而高息揽储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杨国英(2011)在文章中提到用高息吸收存款使得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和收益都创出历史新高。相关统计显示,截至6月21日,商业银行上半年共发行理财产品7891款,预计发行规模达8.25万亿元,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其中,中短期理财产品成为发行的主流。今年上半年委托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37.47%,委托期限为1~3个月的占29.58%,3~6个月的占19.04%,6~12个月的占11%,12个月以上的不足2%。 邱建华(1999)认为近年来, 尽管人民银行三令五申禁止将揽储任务下达给非存款部门和与职工个人利益挂钩, 提高或变相提高利率, 不得向储户支付利息以外任何名目的费用和馈赠物品。但一些银行、邮电储蓄部门仍然采取各种隐蔽手段, 违反有关规定, 进行不正当业务竞争, 搞高息揽存, 且有重新抬头之势, 已成为金融“四害”之一, 给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工作的稳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二、商业银行高息揽储的原因吕军(2010)认为尽管监管层严禁高息揽存,月末高息拉存款却屡查屡犯,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银行的考核制度不合理及存贷利率政策不对称,导致银行存贷业务发展不匹配。一方面来自于银行存款的压力,宏观紧缩正在改变银行为,各家银行普遍地加强了对存款的考核,在存贷比指标的指挥棒下,基层银行与客户经理们也不得不随上级考核转。另一方面则主要是机制所致。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过大的存款考核压力是导致银行存款业务出现违规的根本原因。1王建东(199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相适应已成为商品经营者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性因素,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其商品价价格——利率住定价时长期以来一直沿用汁划经济时期的定价方法来定价,在定价过程中不考虑市场、供求规律对价格的影响,从而造成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相背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商业银行高息揽储手段与风险研究开题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