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托物言志教学内容简析:1.群文议题:诗词中的“托物言志"2.群诗材料:《石灰吟》、《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卜算子*咏梅》、《竹石》3 群文特点:本课选用的四首诗词,都是托物言志诗,但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均有不同。教学目标: 1.学会鉴赏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2。举一反三-—会根据所学鉴赏托物言志诗歌的方法去自主学习同类诗文教学重难点:1。学会鉴赏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2。举一反三-—会根据所学鉴赏托物言志诗歌的方法去自主学习同类诗文教学准备:课件、群文资料(老师) 对资料的整体感知(学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识托物言志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请你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并结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解释-—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谜底:爆竹.托物言志:表达作者一旦时机到来就一鸣惊人的雄心壮志。那么古人为什么不直接抒发自己要一鸣惊人的壮志呢?(引出托物言志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见课件)(板书议题)下面我们将通过对四首古诗词的学习来品味托物言志(课件出示四首古诗)二、共读一篇,打开思路学方法1、咱们先来共度第一首诗,这是明朝的于谦所作《石灰吟》(课件出示)生齐读,师纠正后生再读。2、托物言志重点应放在哪两个字上?明确:物、志因此学习此类诗文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找什么?找物。其次,既是托物言志,那么这个所托之物一定与所言之志有共通之处.所以第二步,我们是要看,看什么?看物的特点。(提示:从诗文里找)明确:《石灰吟》里的石灰特点:要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留清白.接下来我们要做的第三步,析,析什么?从物的特点里析其品行和神韵明确: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他表现的“若等闲”“浑不怕"这是何等的坚强不屈甚至无惧死亡。而“留清白”又是何等的高洁.最后我们要做的第四步就是悟,悟什么?所托之物的品行特点便是是人要抒发的志向明确:坚强不屈,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课件出示:找——物、看——特点、析-—品行神韵、悟——所言之志)三、再读一篇,加强理解固方法(课件出示)明确:找物——奇鸟 看特点—-饮醴泉、栖山岗、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羽翼自摧藏、处非位 析品行——“饮醴泉、栖山岗”体现品行高洁;“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体现才能出众,志向远大;“羽翼自摧藏”体现环境恶劣,才华不得施展;“处非位”体现不被赏识的悲苦 悟志趣——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