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学前教育一、名词解释1、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的分支学科,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比较学前教育作为比较教育的一个分支,体现比较教育的基本性质与特点。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讨论,揭示影响学前教育进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究学前教育进展的规律及其进展趋势,以促证学前教育的国际沟通与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2、进展适宜性实践。《进展适宜性实践》(DAP)是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于 1987 年针对早期教育质量提升而颁布的一个文件。《进展适宜性实践》是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学习与进展的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进展适宜性实践活动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3、高瞻课程。高瞻课程(High Seope)又称海伊斯科普课程,是由韦卡特和他的同事在 1962 年创建的课程.该课程模式在海伊斯科普佩里幼儿学校得到实施和运用,是美国密歇根州海伊斯科普佩里学校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儿童摆脱贫困的早期教育方案。4、幼保一元化。所谓幼保一元化,是将幼儿园和保育所两种机构改为一元化的幼儿教育机构,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幼儿园和保育所之间设施共用化。日本设立幼保一元化特区。日本创设实施学前阶段的教育和保育的综合机构——认定儿童园,推动幼保一元化。5、《费舍尔法案》1918 年,英国国会通过了一项以当时文教大臣费舍尔名字命名的教育法案,即 《费舍尔法案》,旨在建立面对所有人的公共教育制度。《费舍尔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人国民教育制度,地方教育当局为 2-5 岁儿童设立了一些幼儿学校,并改善了保育学校的卫生条件。《费舍尔法案》初步建立了一个包括幼儿学校、小学、中学和各种职业学校的公共学校系统.6、幼儿凭证计划。为了解决幼儿受教育的经费在家长、中央、地方政府之间公平合理负担的问题,英国政府开始实行“幼儿凭证计划”.1995 年,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项耗资为 7.3 亿英傍的“幼儿凭证计划”,它规定每个幼儿的家长可获得 1100 英傍的凭证,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以使全国每个同意进入学前儿童教育机构的、年龄在 4 岁的幼儿都能接受 3 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与此同时,凭证扩大了家长的选择范围,家长能自由选择公立的或私立的学校.7、编织学校。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