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笔记〔考研期间根据根据[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等主编] 整理〕有 缺 : 港 台 局 部 看 朱 栋 霖诗 派 不 全 : 七 月 诗 派 九 叶 诗 派 很 重 要穆 旦 的 诗 可 拿 来 练 论 文现代局部第一章 1917-1949 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双簧戏:1 、1918年钱玄同和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 、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讨论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921年成立于,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理论主: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开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制造社:1921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假设、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制造季刊》《制造周刊》《制造日》 理论主: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 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语丝社: 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讨论会。《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开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鲁迅说《语丝》的根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展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现实主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