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一摆 想一想》教学反思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一课,我觉得老师执教后需要自己去感悟、辩别与反思,形成对这节课的独特的、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情感和领悟。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需要的是经验还是体验?下面我就围绕此问题说说“摆一摆,想一想〞这堂实践活动课。一、拟定教学目标假如纯粹以“经验〞为目的,这节课的目标〔以下称目标一〕可以这样述: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与数值的概念,并在此根底上进一步探究100 以数的特点与排列的规律,同时开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假如以“体验〞为最终目的,那么目标〔以下称目标二〕那么要重新定位:〔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操作、沟通等活动,巩固 100 以数位与数值的概念;〔2〕经历观察、操作、比拟、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100 以数的特点与排列规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合理性的同时,开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3〕用老师对数学与课堂的情感塑造学生的情感,用老师对数学与课堂的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并主动参加数学活动中,在沟通反思中发现自己数学活动中的错误或别人的好方法,能与时改正或采纳。两个目标不仅仅是字数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的差异,这正是体验与经验的质的区别。在目标一中,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会有自己关于这个知识的经验,这个经验偏重于单纯的认知性理解,即以往教学中最强调的知识技能。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教学从整体生命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学观的致命缺陷。〞但是,假如这个“经验〞是一个情感的生命体,课堂便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在目标二中加大了情感的融入,特别指出了“用情感塑造情感,用态度影响态度〞。我们可以非常感性地欣赏这样一句话:“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化、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二、体验数学课堂体验数学课堂的维度是多向的: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体验数学概念间的联系、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还可以体验课堂里的老师、同伴、环境与气氛……每一项体验的容不可能完全孤立,但可以从一些片断中有侧重地加深对体验的理解。片断〔一〕至片断〔五〕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数学流程,这里人为地分割只想借一个片断说明一个问题。片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