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总复习一、名词解释1、信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而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2、管理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3、信息间的递归定义:管理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一个系统或一次处理所输出的信息,可能是另一个系统或另一次处理的原始数据;低层决策所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这就是信息间的递归定义。4、信息反应: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返回到输入端,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而上述作用于受控对象后的结果信息称为反应信息。5、DSS:在半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究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统。6、GDSS:支持一群决策者为获得有效决策结果的计算机辅助系统。7、智能支持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决策支持系统而形成的一种信息系统。8、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II)系统:COPICS 是美国 IBM 公司开发的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工厂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最早推出的 MRPII 商品化软件。9、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根据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开展趋势和企业对供给链管理的需要,描绘出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 MRPII 根底上,适应全球市场竞争供给链管理的需求,对企业资源全面管理的思想。10、企业信息化: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不断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1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e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与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两个方面的结合,组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2、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对企业的流程进展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得企业的本钱、质量、效劳和速度等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13、供给链管理: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给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14、虚拟企业:具有企业功能,但在企业体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实体组织的企业。15、企业组织的虚拟化:一是企业部的虚拟化;二是企业组织之间的虚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