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 手术室是医疗机构十分重要并且相对独立的科室,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展,医疗机构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直接影响着医护的整体护理工作水平[1]。如何提供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水平、系统性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已经成为医院机构十分重要的讨论课题之一。该次实验讨论于 2024 年 1 月—2024 年 1 月选取 400 例择期手术患者,讨论探讨人性化管理,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纳入该次实验讨论的 400 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 200 例。对比组男女比例37:25,平均年龄(33.2±4.18)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 34:28,平均年龄(35.2±3.7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 对比组。对比组采纳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 1d 嘱咐患者禁食,做好清洗、置尿管以及备皮工作。术前做好消毒铺巾准备,通知患者准备好术后需物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宣传与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持续的观察,一旦发现任何形式的异常现象需要及时上报给主治医师,实行处理措施。1.2.2 观察组。①采纳专科化管理。护士长依照护理人员的专业特点与个人能力特点进行分组,选择专业能力较成熟,工作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担任组长。手术时间由组长负责安排,对护理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分配[2]。护理人员于访视患者后,向主治医师了解手术步骤、用物以及手术设备等方面的要求,根据组长的指示落实术前准备工作。②营造舒适、温馨的手术环境。进行手术间后的患者需要承担比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在保证使用文明用语的同时也要向患者表现言语上的鼓舞与安慰,回答患者所提出的各种疑问[3]。配置自制棉垫、啫喱头圈与啫喱垫,对手术过程中的患者进行适当的被动运动,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做好局部保暖。以人性化的护理方式争取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支持与信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之能够对各项护理与治疗工作给予积极主动的配合。③制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手术室护理操作流程相对复杂,执行难度较高。护理人员在长时间的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压抑、紧张等不良情绪,感到过度疲乏,心理压力较大[4]。因此,相关科室需要为护理人员制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能够严格依照相关制度要求得到顺畅的执行。定期组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