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岳型新兴景区进展旅游业的思考----------------------- -----------------------日期:山岳型新兴景区进展旅游业思考——以武功山为例[摘要〕风景名胜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是独特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旅游业进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本文从武功山进展旅游探究、从武功山的开发实践看新兴景区的旅游进展、前景与展望三个方面探讨了山岳型新兴景区进展旅游业之路。风景名胜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是独特的、不 可 再 生 的 资 源 , 也 是 旅 游 业 进 展 的 重 要 平 台 和 载 体 。 一、武功山进展旅游探究 1、旅游资源概况 武功山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大型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位于市东南部,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等多顶国家桂冠,总面积 484 平方公里,为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名胜区。 武功山有金顶、九龙山、发云界、大王庙、羊狮幕、吉见峰、玉京山等 9 大景区,景观、景点 500 余处。区 10 万亩高山草甸、千古祭坛、千年巨型活体灵芝、如林的峰丛、绵延不绝的瀑布等都是 国 其 他 景 区 不 可 复 制 的 绝 品 旅 游 资 源 。 2、旅游开发探究 武功山的开发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但在 2024 年武功山管委会成立后才进行大规模有序开发,为一个进展中的新兴山岳型风景名胜区。2024 年游客年接待量为 12 万人次左右,2024 年为 16 万人次,2024 年约为 19 万人次。根据游客人数与进展状况,将其开发探究分为探究阶段、起步阶段、进展阶段。 (1)探究阶段。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 1999 年,这是武功山旅游进展的初始阶段。1986 年以前,武功山客源基本上为本地客源和攸县、茶陵等地的香客,每年稳定在 1 万――2 万人次左右, 80年代中期至 1999 年,景区基础设施非常简单,住宿大多是家庭旅馆,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民。这个阶段到武功山的游客大多是城市中追求新奇与独特感觉、享受特别生活方式的人。这个时期就是武功山进展的“探究阶段”。 (2)起步阶段。2000 年至 2024 年,这时出现了为旅游者服务的机构,成立了武功山历史上第一家政府管理机构――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芦溪管理局,与当时的麻田乡合署办公,这时期旅游者的数量持续增长,每年约 3-5 万人次,旅游季节性开始显现。2001 年以后,进入武功山的公路进一步改善,景区的游步道开始修建,知名度逐步增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