凼底乡中心小学非统考科目评价实施方案(试 行)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任务和措施,建立和完善适应素养教育进展目标的质量评价体系,切实保证考查非统考科目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进展,特制定非统考科目评价实施方案。一、评价学科品德与生活(社会)、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非统考科目二、评价时间每学期期末考试前进行三、评价依据1、教育部 《关于积极推动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2、考查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四、评价办法1、学校在学期初确定可操作性的考查实施方案,根据各学科考查实施办法,任课老师自行组织考查。2、学校教导处进行检查、监督,强化考查工作的落实。五、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1、以测评成绩登记表的形式记录学生成绩,由任课老师做好质量评价,成绩登记表等相关资料由学校存档。2、评价结果以“等级或分数”的形式进行。六、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2024 年上期 小学品德与生活和(社会)一、总体分为“道德认识”和“行为评价”两块。二、一年级、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测评表)老师根据学生的情感认识和能力体验,结合本册教学目标完成测试。三、三——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测评表)1.教材中的知识性容,以填空题的方式进行测试。2.老师根据学生的情感认识和能力体验,结合本册教学目标完成测试。四、填空题请各年段任课老师共同设计。填空题具体安排:三年级—— 1—5 题四年级—— 5—10 题五年级—— 8—12 题六年级—— 10—15 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实施办法一、考查对象义务教育阶段五、六年级的全体学生二、考查容与方式1、评价理念(1)评价的整体观。将课程资源、学生表现和活动成果融为一体,同时注意把评价本身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学生、老师、学校均作为评价者。(3)评价容的过程性。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2、评价容(1)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进展情况;(3)学生对学习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情况;(4)简单技术技能的掌握与运用。3、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纳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讨论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方式。三、考查结果 学生成绩等级评定根据“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进展情况+学习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情况+信息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四方面综合评价。分为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