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育的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本文基于创新人才培育,从建设老师队伍、建立考评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创新奖励机制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培育高素养的创新人才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建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养人才成为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如何培育高素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转变老师角色定位,建设一支拥有创新教学 模式的老师队伍老师是直接实施教学过程的人,在课堂上实行何种方式教学,老师有极大的自主权。老师只有自身创新意识增强了,才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将自身的创新意识传达给学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进展,可见,老师自身创新能力的高低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老师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应尽量避开大众化的教学改革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违反教育基本方针的前提下,积极探究,走出一条新颖、创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之路,建立起一套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双方互动学习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二、建立激励学生主动提高创新能力的考评体系 改革对学生的考评机制,把单一制的理论考试方式转向复合式的综合素养考核方式,建立起一套以促进和激励学生主动提高创新能力为主导的考评体系。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调动学生自主意识,鼓舞学生创新。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内容,采纳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了解学科前沿理论,扩大知识面。 三、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新型课程体系应着眼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根据“少而精”的原则设置专业课,增加跨学科的选修课比重,加强跨学科的综合训练,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学科前沿、了解社会现实的机会。 四、改革教学方法,探究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1.“参加式”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制约了学生独创性的发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要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给予激励,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并根据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因此,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育的需求,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就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充分发挥现代大学的教学功能。“参加式”教学就是改变老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定位,注重发挥教学对象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