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探讨 摘要: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控制,便是指其在进行资金周转及运营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使银行的财务状态也处在一种不确定性的状态中,这样当遇到风险时,会影响银行的财务状况,从而导致银行坏账增多、利润下滑等现象,这种情况往往在财务报表中可以体现出来。然而财务风险却是不可避开的,它贯穿于商业银行运营各个环节当中。以下本文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特征、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三个方面来说明。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监控;金融风险 一、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特征 (一)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难以被发现。商业银行的风险往往隐藏在资金账目之中,通常不会被发现,只有当银行、企业信用威胁程度到达一定的临界点,才会爆发性的形成危害。特别是一些不良贷款,其风险被发现之前,往往被信用等级和企业口碑掩盖的很好,而一旦显露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二)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种类繁多,且普遍周期较长。商业银行为达到盈利的目的,会尽多地吸收存款,这种存款的来源十分多样,如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各种理财产品等。不同种类的资金来源风险自然不同,其中一些项目的资金来源不够稳定,很容易造成资金断流,对银行的正常运营造成危害。其次,对外贷款利息占银行收入来源的很大一部分,而部分贷款的长期性,往往会对贷款收回的时效性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三)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具有不可预知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往往对资金的来源及去向不可能了解的十分透彻,这便导致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往往是无法预测的,必须有相关人员的密切监控,即便是这样,也无法预防银行财务危机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不严密。一是内部控制对整体尚未做出合理的法律规范,自然引起分支机构的内控出现问题,而且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也不合理,缺乏公平性,对基层人员管理严格,对上层缺乏必要的监控,往往上松下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不够,制度制定后,无法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达不到所需要的制约和牵制,丧失了内部控制应达到的目标,形同虚设。三是没有成为系统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不强,员工对其认识不足,缺乏执行力。 (二)风险管理机制相对落后。目前,商业银行对于风险控制的理解仅限于个少数高层管理人员的分析和粗略推断,并没有一些专门受过相关教育的人才对其进行数据化,精细化的分析探讨。对于发生风险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