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交易风险控制论文 一、我国目前外汇市场状况 出口企业面临汇率风险,自然就有避险需求。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市场化程度高,金融衍生品丰富,交易主体多样,规模很大,流动性强而且金融创新力强。企业有避险需求根本不用担心工具不够用。但中国实际是,企业仅可以选择远期结售汇和掉期这两个工具来规避外汇交易风险,出口企业大多用远期结汇。据央行2024 年 2 月调查显示企业利用金融工具的状况,有 91%的企业选择远期结售汇避险,剩下 9%的企业则运用外汇掉期或境外无本金交割NDF,几乎没有其他方式。 目前人民币远期结汇定价高,以致出口企业宁愿承担风险也不愿为避险支付高额交易成本。外汇市场市场化程度不高,像有远期结售汇业务银行需要授权,导致一定程度垄断,给客户的价格当然不那么理想。目前银行与客户间远期外汇合约交易币种有限,期限短,交易成本高,还有很大局限,属柜台衍生品不能反向操作,不如期货期权等交易所产品灵活。 汇改后避险要求刻不容缓。央行 2024 年 8 月就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改革汇制、进展外汇市场,政策新突破主要表现在: 1.扩大银行间汇市交易主体,放宽准入条件。符合条件的非金融机构的出口企业,亦可进入即期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 2.允许商业银行自主对远期结售汇和掉期定价,意味着企业有一定的谈判空间,可以争取用更低的成原来套保。 3.放开交易期限。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自身的风险敞口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或掉期合约,从而避险。 4.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放宽到现在只要有即期结售汇业务和衍生品交易业务的银行通过备案均可开办。市场化程度的增强使企业可选择期限和成本相对适合自身的银行做套保。 二、避险产品创新构想 1.产品简述。鉴于中国目前的避险产品市场不成熟,但企业又有强烈的避险需求,建议银企联合,共同开发避险工具,既可给银行增加商机,还可为企业量身订做套保工具。本文给出一个创新设计:以企业财报为基础的协议避险产品,希望抛砖引玉。 运用的经济学原理:供给商实行价格卑视可放大生产者剩余。 远期结汇和期货工具都把汇率锁定成一个值,无论是实力雄厚还是薄弱的企业运用这些工具都收到一样的效果,用一定的成本控制了一定程度的风险。但实际上汇率交易风险带给每个企业的损失感受度是不一样的。同样 5%的波动,对于边际利润高的企业,似乎没有变化,但利润原来就微薄的企业则面临亏损边界。当汇率走势明显时,企业难以找到交易对手或要支付高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