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法在临床实践的应用 [摘要]日益增多的来华留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医学,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该课题组在前期临床实践教学中所取得的讨论成果基础上,结合其他高校在来华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经验,采纳多元化教学法,将传统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分组教学法四法融合,充分运用该院丰富的临床资源,提高留学生的医学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临床教学;多元化教学法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医学事业飞速进展,尤其是近年来的“一带一路”倡议,许多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不少留学生选择前来我国学习医学课程。目前,吸引留学生来华学医的主要因素包括:(1)在我国各大医学高校及附属医院均有大量留学回国人员,其中不少是从欧美名校访学归来,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与留学生展开良好互动;(2)各医学高校及附属医院临床资源丰富,有较充足的实践机会,不少教学医院拥有较先进的教学与医疗设施,临床与科研的教学实力均较强;(3)许多高校设置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及全英语教学授课环境;(4)相对较低的学费和生活费、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此外,中国迅速增长的国力与国际影响力也增强了吸引力[1]。如何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医学教育尤其是临床实践教育,是目前临床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 1临床实践教育的特点 临床实践是基础医学教育的延续和拓展,是来华留学生由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2]。在进入临床见习、实习前,来华留学生已经在基础学院完成了生理学、病理学与诊断学等基础课程,对医学有了初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学习内科学与外科学等临床相关课程。临床见习和实习的学习是通过在临床实践中接触实际病例,加深对既往所学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对具体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一系列实践过程,培育良好的临床思维和扎实的临床操作技能,为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真正的医务工作者奠定基础。与基础医学教育大课堂或小课堂的授课方式不同,来华留学生在临床见习、实习阶段需要直接面对患者采集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还要将既往所学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于原本存在文化和语言沟通障碍的学生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对于临床带教老师而言,在短时间的临床带教过程中既需要通过讲解分析临床病例的症状、体征加深留学生对既往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