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_第1页
1/24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_第2页
2/24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_第3页
3/24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育讨论》实验报告 青山乡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一、课题确立的背景 (一)课标对朗读教学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总目标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提倡“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育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可见朗读教学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朗读能力的提高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再现情境、领悟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进展思维水平。(二)朗读教学现状的需要小学生朗读现状调研数据统计显示: (实验前小学生朗读现状调研数据统计见附页一)不够准确:54%的学生出现丢字加字现象;41%的学生普通话发音不准确;56%的学生朗读出错;不够流利:50%的学生出现指读回读现象; 没有感情:50%的学生朗读语速过慢,37%的学生朗读过快,标点停顿不当;56% 的学生出现“唱读”现象。原因分析: 我们认真分析调研结果,查找原因:“除了学生本身、地域差异问题之外(方言重),关键在老师的教学模式存在着问题,即教学目标重结果(盲目追求有感情朗读)轻过程(忽视训练过程);教学过程重知识(应付考试)轻能力(忽视学生朗读能力培育);教学方法重老师(老师讲述)轻学生(学生感悟)。”这与新课程理念相违反,也不符合课程目标要求。为了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作用,我们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朗读教学改革。那么,如何探究一条适合新课程理念要求下的“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育”呢?这是目前我校乃至全乡广阔农村小学语文老师普遍的困惑,为此 09 年春起我们开始着手调研,09 年 3 月我校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经过认真讨论后向县教研室申报课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育讨论》,开始立项讨论实验。 二、课题讨论的目标 通过对课题讨论,促进老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摸索适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农村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育的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为目标。三、课题的讨论实施(一) 启动阶段(09 年 3 月——5 月)1、申报立项,确定申报课题。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实情,我们开展实验前小学生朗读能力调查问卷活动,共调查学生 48 人,辐射 5 个班级,从 4 个方面 18 个小项进行调查我校朗读教学现状,经统计我们发现目前学生朗读能力底下,我们就这些学生朗读表现召开专题研讨会,我们讨论分析归结认为造成这些想象的根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