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中的运用 一、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现状 市场营销课程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中属于专业基础课,在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中属于专业拓展课,培育出来的学生对应的是整个市场营销行业,市场营销行业对应的是第三产业。老师在讲授时应充分考虑行业特点,该行业技术含量不高,但却要求从业者能对内外部环境准确地分析。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应重点培育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对学科理论的深度把握,而营销能力的培育又不是靠几堂课的教学就能够猎取的,这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培育这方面的能力,在平常生活中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老师必须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育。营销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比较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任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的,突出关键能力的培育。目前,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老师通常把更多时间放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而忽视了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综合素养不高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决策能力差。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基本上都属于学习差等生,他们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学生掌握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加上自身阅历尚浅,不能够全面认识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对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方法掌握得不够熟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老师在课堂中多运用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决策能力,许多大公司的成功以及失败案例学生们耳熟能详,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多数会进入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案例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还缺乏一定的适应性,因此知识的脱节限制了学生的决策能力。二是沟通协调能力欠佳。良好的沟通需要对事物有充分的认知,而学生年龄尚小、涉世不深,因此学生在沟通时很难将灵活性和原则性有机结合,致使沟通效果不佳。三是市场调研能力不足。根据调研资料的来源不同,调研资料可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由于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以及实地调研经费的投入不足,在教学中较少使用一手资料;而对于二手资料的调研,由于缺少相关的教学软件,课时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在教学中应用也不多,这些原因导致学生的市场调研能力不足。四是执行能力不足。虽然在课堂上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学生不能把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面对具体问题无从下手,执行意志力不够坚定。 二、微课的特点与分类 微课是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某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