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与出血风险评估标准心房颤抖的临床分类 名称临床特点心律失常类型治疗意义初发房颤有 症 状 的 ( 首 次 发作)无 症 状 的 ( 首 次 发现)发生时间不明(首次发现)可复发,也可不复发不需要预防性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除非症状严重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 7d(常< 48h)能自行终止反复发作预防复发控制心室率和必要时抗凝治疗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 7d非自限性反复发作控制心室率和必要时抗凝和/或转复和预防性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永久性房颤终止后又复发的不能终止的没有转复愿望的持续永久性控制心室率和必要的抗凝治疗继发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急性肺部病变等情况的房颤应区别考虑。因为这些情况下,控制房颤发作同时治疗基础疾病往往可以消除房颤发生。2024 美国卒中学会脑梗死一级预防指南---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CHADS2 评分):危险因素 评分充血性心衰(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1高血压(hypertension) 1年龄(age)>75 岁 1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1既往卒中(prior stroke)或 TIA 2总分 6[CHADS2 为充血性心衰(congestive heart failure),高血压(hypertension),年龄(age)>75 岁,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既往卒中(prior stroke)或 TIA 的缩写]CHADS 评分≥2 分是抗凝治疗的强适应证,而对于低危(1 分)或者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可考虑应用阿司匹林。需要注意的是,高龄(≥75 岁)患者抗凝出血并发症较年轻者增加 1 倍,因此需要充分权衡获益/风险比。同时控制欠佳的高血压患者也应注意抗凝导致的出血并发症。2024ESC 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CHA2DS2VASc 评分:危险因素评分心力衰竭/LVEF<40%(C)1高血压(H) 1 年龄>75 岁(A) 2 糖尿病(D) 1 卒中/血栓形成(S) 2 血管性疾病(V) 1 年龄 65~74 岁(A) 1 女性(Sc) 1 总分 9 该评分系统将危险因素分为:主要危险因素和非主要危险因素两类。年龄>75 岁与卒中史作为房颤的主要危险因素,只要患者存在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即作为卒中的高危患者。CHA2DS2VASc 评分与 CHADS2 评分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评分容更加全面,将性别因素纳入考虑围,年龄>75 岁、血栓病史作为主 要危险因素,计为 2 分。2. 针对年龄区别对待:年龄 65~74 岁计 1 分,75 岁以上计 2 分,评价个体化。3. 抗凝适应症更广泛,要求更严格。虽然与 CHADS2 评分相比,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