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地方政府绩效改进的有效途径 [摘 要]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标杆管理是一种面对实践、面对过程的以方法为主的管理方式,是一种通过将本组织的运行方法与别的组织的最佳实践进行比较而显著改善绩效的方法。我国政府的绩效历来不高,另外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使我国的政府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而标杆管理的本质及其作用,决定了它能够为政府管理所用,是提高政府部门绩效的有效手段。[关键词]标杆管理;绩效;地方政府[中图分类号]C9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5684(2024)04-0048-04 标杆管理一直以来主要是一种私营部门的活动。企业很早意识到:标杆管理能对改善业绩产生大量的回报,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使员工更灵活工作,这实在是一个改善企业运作情况的较好的且花费较少的方法。使政府更加有效与高效是目前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让它在可资利用的资源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工作得更好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政府另寻方式更聪慧地工作。不幸的是,政府及其各部门在其活动领域内处于垄断地位,因此在政府机构中几乎没有进行改进的动力,同时与私营部门不同,政府并未跟上管理实践演进的步伐。落后已导致资源的浪费,人们因不能获得高质量的服务而沮丧不已。利用标杆管理,是政府寻求改进绩效的最明智的路径。一、标杆管理的科学内涵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对于企业(产业或国家),以领先企业(产业或国家)为“镜”,则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和明确追赶目标,进而改善自己的实践。这就是标杆管理(),又称“标杆瞄准”、“基准管理”)的主要思想。标杆管理一词的本意及引申意都来自于土地测量员的术语。其中,标杆()就是指在岩石、墙壁或建筑物上所做的特别记号。它的功能就是选取一个参照点,以便确定观测者在地形勘察和潮汐观测中的位置或高度。广义而言,标杆是指进行测量的基准点或可供参照的标准。20 世纪 70 年代,标杆的含义已经超出了测量参照点这样一个技术范畴。它进入了商业词典,开始指通过相互对比进行业绩衡量的过程。80 年代初,施乐公司成为了商业标杆管理流程的领导者,把标杆管理狭义地界定为一家公司与其主要竞争者之间进行的比较。施乐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戴维·卡恩斯曾说:“标杆管理是指以最强大的竞争者或者公认的行业领导者为基准,持续不断地度量自身的产品、服务和做法。”80 年代期间,对标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