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案例教学是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基于综合能力培育的会计学案例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会计学;案例教学法;应用讨论 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学科。但是,从传统会计学教学的经验来看,传统的会计学教学方式主要是以理论灌输为主,教学的主要目标侧重于传授会计学的原理与方法,与企业实际的经济活动结合不够紧密,案例和实践教学较少,在这种模式下培育出来的学生,很难让他们对自身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自哈佛商学院提倡将案例教学法用于管理学教育以来,已有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欧美的主流案例教学逐渐被国内高校实行,并成为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一、会计学教学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会计学的理论知识不仅抽象而单调,而且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老师应该怎样才能讲得深化浅出、栩栩如生呢?显而易见,仅仅使用简单的讲授法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有极大局限性的。(一)案例教学适应了会计学的学。科性质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所谓的理论性,是指它在人们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集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规律性的部分,形成的一系列会计学的原则、思想和方法。学生不仅要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了解会计工作职责,更需要具备业务操作技能,处理会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经济活动的实际问题。因此,学习会计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还要锻炼学生能具备一定的会计岗位工作能力。但我们普遍所使用的讲授法只能强化会计的基础知识,却无法给学生带来直觉的体悟和经验。而案例教学模式,强调实践、反思、合作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具体的经济业务中的资金变化和特定会计学知识提供了独特的机遇和条件。(二)案例教学模式为会计学的理。论与实践整合提供了一条独特的途径长期以来,会计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会计学的本科教学与讨论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人们普遍认为会计学理论性较强,部分理论过于抽象,如会计学原理中的会计核算前提、会计要素确认、会计等式、权责发生制等,而传统的会计学理论传授的教学方法,虽然具有系统性、连续性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