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工程精细化管理讨论 1 引言 水利泵站工程在农业灌溉、防洪防旱等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当地经济进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泵站工程长期运营过程中,由于管理、维护措施不当,造成不少泵站工程出现老化、病态情况,在日常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甚至影响泵站工程的功能性。为充分发挥水利泵站工程的作用,开展精细化管理是确保泵站工程高效、安全运转的重要基础。 2 实现泵站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2.1 泵站工程运营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泵站工程日常运营管理相较其他行业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1)泵站工程自动化系统稳定性较差,日常运行过程中故障率高,各类联动、远传、自控系统无法满足当前运营精细化的管理要求。2)泵站工程运营管理人员自身素养不高,对于精细化管理理念、模式、方法理解不够深化,整体管理水平仍处于人工监控的程度[1]。3)水利工程相关联的各类制度较为落后,泵站工程管理 288 工作不成体系,各处泵站分布不够合理,存在资源浪费、设备闲置的情况,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水资源价值且不能改变水资源长期渗漏及无效蒸发的问题。 2.2 泵站工程精细化管理概况 精细化管理源于日本,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前提下,因社会分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而产生的深化性管理要求。精细化管理最大程度降低管理占用的成本和资源,是实现科学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层次。精细化管理将管理责任明确化,要求各个管理岗位人员要及时到位、尽职尽责,工作要做到日清日结,每天及时对当天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实行措施进行处理。泵站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本质是将运营管理目标进行分解、细化、落实的过程,是充分发挥泵站工程日常运营管理作用的重要途径。泵站工程的精细化管理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精细化的基本思路,找准日常泵站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分阶段开展工作,在不同时间完成一个内容,以便泵站能够实现高效、安全运转。在实施泵站工程精细化管理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法律规范性、创新性相结合的基本意识,将管理法律规范性与创新性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泵站工程效益的有效提升[2]。 2.3 实现泵站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2.3.1 建立标准化、法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泵站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将各类材料、备件、钥匙、必需品等进行定位定置,确保现场参加管理人员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立即猎取,注意制造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减少各类物品的寻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