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论文 [摘要]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够让老师和学生都能主动参加到课程中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体现老师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加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探究式教学法要求老师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本文重点讨论了探究式教学法的程序及培育目标及其在环境监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环境监测课程;探究式教学法;教学改革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不仅涵盖了大量有关环境监测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顺应时代的快速进展。探究式教学法是老师提出问题或案例,学生经过查阅相关资料、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等过程后,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1]。具体来说,它是指在实际的环境监测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教材为理论基础,老师或学院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科研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尝试性解答。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培育学生的制造性思维及其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其自我创新意识及能力。因此,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到环境监测的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创新教学理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大学生思想的不断变化,老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教学与实践相融合,促使教学效率的有效推动。要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授课内容围绕学生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1.1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老师要率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不能仅仅局限在纯理论的教学里,而要结合实际的案例向学生传输知[2]。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实际案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设定探究的情境,从而促使他们自己主动去猎取知识、培育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醒自己用新的理念法律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强调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环境监测方面的实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些真实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代入感,有利于他们熟悉这种过程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在讲水质监测的时候,可以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1)水质的好坏与色度有无关系;(2)水的味道是不是体现其水质的一个指标;(3)究竟该如何取水样,以此来激发他们对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