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之道——舒蕾是怎样红遍中国的》 之 1996 舒蕾的诞生 ※无心方丈 前言之一:秋菊、张艺谋和丽花丝宝 前言之二:来龙去脉 前言之三:悬在虾头之上的达斯克摩之砖 舒蕾正传之“1996 舒蕾的诞生” 绝对原始策划文本之一:《洗发水整体策划建议书》 绝对原始策划文本之二:《丝宝新洗发水上市营销草案》 绝对原始策划文本之三:《舒蕾上市方案》 绝对原始策划文本之四:《关于舒蕾上市后市场深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绝对原始策划文本之五:《舒蕾武汉上市备忘录》 绝对原始策划文本之六:《舒蕾产品费用率标准》 绝对原始策划文本之七:《关于舒蕾上市经营管理的九项原则》 绝对原始策划文本之八:《关于成立常设舒蕾市场工作检查小组的决定》 绝对原始策划文本之九:《通知》 二○○二年十一月 (说明:这篇文章曾经在快速消费品版块发过,那时还没有日化版块。现在已经沉到连老衲自己都找不到了,所以重发一遍,供日化的同门师兄弟们分享!不需要批判指正,因为一切已是既成事实!不过大家可以分析讨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已!)前言之一:秋菊、张艺谋和丽花丝宝老村长踢伤了秋菊的男人,秋菊在乡里和县里都没有讨到个说法,于是秋菊决定上市里打官司。秋菊挺着大肚子,带上小姑子做伴,在集贸市场卖了家里的红辣椒当路费,拎着一块送礼用的匾额,乘上了去市里的长途公共汽车。影片没有交代这个“市”是哪里,呈现在秋菊和观众眼前的是一座地地道道的西北城市。灰蒙蒙的天地,熙熙攘攘的人流,川流不息的商场,叮叮当当的自行车群,热气腾腾的泡馍馆,数十人通铺大炕的旅店,以及一辆哐当哐当从镜头前开过的大公交车,还有车身上的一幅车身广告:“丽花丝宝 源自日本”。一九九六年的某个夜晚,本小虾正猫在床上看 CCTV—6 频道播映的《秋菊打官司》,毫无思想准备地看到“丽花丝宝”的车身广告,随着一辆公交车哐当哐当地流过镜头。本小虾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在老谋子的影片中看到“丽花丝宝”的身影,而且信任绝大多数的丝宝人也不曾想到过“丽花丝宝”有这样一个曝光场所;对老谋子来说,也许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在无意之间,摄下中国化妆品商战历程中的一个侧影。不管秋菊是否用化妆品,她打官司的时候,丽花丝宝已经在全国市场有了很强的渗透力。除了海南、西藏和台湾,全国所有省会城市都设立了联络处,在相当一部分的地级城市(也许包括秋菊讨说法的那个市),分设了联络处下辖的办事处,未曾设立的都有相关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