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别忘了绩效面谈年终绩效考核,不少企业是一奖了之和一罚了之。传统企业管理是,年初布置工作任务把计划指标分下去,年底考核算总账奖惩兑现,完成了任务是领导有方,没有完成任务是员工执行不力,以奖惩代替管理成为个别管理者躲避责任的护身符。 年终考核,几人欢乐几人愁。 绩效考核如何让员工从恨它变为爱它,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加,从冲突变为和谐,就要把绩效考核从绩效管理中挽救出来,还绩效管理一个真面目,让绩效考核在公司治理中焕发新的青春。 考考考管理者的法宝 俗话说“有数据的东西才能进行考核,能够考核衡量的东西才能进行管理”。绩效考核遵循的就是将工作“量化—考核—奖惩”的经营管理模式。世界通讯业巨头摩托罗拉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定位是:“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由此可见企业对绩效考核的关注程度。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也是管理者的法宝。难怪人们说,利润目标是“考”出来的,员工积极性是“考”出来的,企业进展是“考”出来的。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严格的管理来源于严格的考核。学生怕考试这是普遍的规律,尽管企业员工对绩效考核有恐惧、有抵触、有不满,但管理者不会因为这些而放弃绩效考核,绩效考核不是企业的罪。 绩效考核,实际上是一种数字化管理,它把传统的定性管理和模糊管理变成了定量管理和精确管理。特别是到了时代,一切都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考核就可延伸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部门核算、分机构核算就由理想变为了现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管理者考核什么就收获什么,考核目标对员工行为起着引导和导向作用、法律规范和约束作用,决定了企业走什么“路”,举什么“旗”,革什么“命”,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文化、战略和追求,可以说,考核是管理者调节和管理企业的“一只看不见的手”。 “一股就灵”,银行股改上市后,企业的股东、客户、员工和投资者,都希望看到一个崭新银行的诞生,因此,银行股改上市仅仅做一些“美容”是不够的,还得进行“改造”。从微观来说,改变应从绩效考核开始。 —由行政性考核转变到市场性考核上来; —由对人的考核转变到对岗位的考核上来; —由惩处性的考核转变到激励性考核上来。 做得好不一定考得好 岁末年初时,许多企业都要进行绩效考核,对员工一年来的业绩进行回顾和评价。但是从许多企业以往绩效考核的结果来看,结果却并不尽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