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感受小记《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实践性强、跨学科领域多,组织准备任务大等特点。成功的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应当不拘一格。下面,把些许感受连缀成文,以资交流。1.周全备课,维护好教学环境教案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合理布置讲解、演示、练习、整理等模块。教案不仅要有文稿 ,还要在微机上印证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因为电脑是最后的教与学的实施平台。如有条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如 NetOp School 电子教室)组织课堂教学,教案应该以电子演示文稿形式在教师机上备好,做到“机稿相辅”。上课前检修机房设备,排除硬件故障,预留适量备用机,各教学软件界面恢复到标准状态(学生机可安装还原类软件,如“还原精灵”),为按时完成教学目标提供保障。2.课堂教学中适当打比方计算机基础知识实际相当深奥,涉及数学、物理知识。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把抽象的词、知识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关于二进制,学生起初接受不了,人类为什么习惯使用十进制而不是二进制呢?因为人类正好有十个手指。在原始社会里。只要某自然对象的数目不超过 10,就可以用手指表示出来。如果人类生来就有两个手指,可能早就迫使人类发明二进制了。电脑,对某个电位而言,只能存在两种状态,即有电(1)和无电(0),所以必须采用二进制。又如,解释文件夹和文件的关系,可用图示比喻法,把它们分别比喻成皮包和物品。一个大皮包里面并放着一个小皮包和两件物品(比喻某文件夹中有一个子文件夹和两个文件),小皮包打开后还可能有其它皮包和东西。这样就同时说明了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学生容易掌握。再如,讲到回收站与硬盘的容量关系时,先设问:硬盘上某文件被删除后放入回收站,硬盘总空间是否变大了?只要弄清楚硬盘与回收站的关系,答案自然就有了,当我们在一所房子里,把废纸扔进废纸篓的时候,这所房子并没有变大。这里,硬盘相比是房子,废纸相比是文件,废纸篓是回收站,所以一般删除并不能腾让出硬盘的总空间,除非回收站的文件再次被删除。还有文件的快捷方式,其定义是指向原文件的一个指针,用途是更方便的打开原文件。课堂上,笔者先讲一个生活趣事——放爆竹。一般玩法,用燃香直接点燃。游戏玩法(需甲乙两人),做一个很长的导火索,连上爆竹,甲把爆竹放到乙不知道的地方,让乙点燃导火索。结果,乙虽不知道爆竹在哪里,仍能引燃爆竹。回到课本,原文件比喻为爆竹,其快捷方式比喻为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