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张爱玲作品中的异国形象研究

张爱玲作品中的异国形象研究_第1页
1/11
张爱玲作品中的异国形象研究_第2页
2/11
张爱玲作品中的异国形象研究_第3页
3/11
张爱玲作品中的异国形象研究2 张爱玲作品中异国形象的塑造的视角2.1 基于本土视角的异国形象塑造张爱玲作品中所塑造的异国形象,是在其所生活的上海与香港两个地区的基础上,对西方文化与事物的描述。而张爱玲作品中的本土形象则是基于上海与香港两个区域范围内的中华文明的描述。从异国形象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异国形象对本土形象的态度一直带有较强的扩张性与侵略性。而从本土视角来看,本土形象在接纳异国形象的过程中,始终充满了复杂与暧昧的态度。从形象学角度来看,本土形象对于异国形象的接纳过程,实质上就是自我认知与接受他者的过程。在异国形象的黑暗笼罩下,本土形象必然会向往更为光明的世界,对于当时的上海与香港来讲,城中高墙大院内是阴暗落后的旧中国,高墙大院外却是如梦如幻的新世界。而张爱玲作品中的异国形象,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国人对于新的文明世界的幻想,是在本土视角的基础上,对异国形象的想象与期望[1]。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张爱玲创作的《五四遗事》就是关于本土视角下异国形象方面的短篇小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小说中,张爱玲并未将故事发生地设定为香港或上海,而是选择了杭州。同时该篇小说中也并未刻意涉及到外国人物,但从这篇小说的创作背景来看,张爱玲在初期是采用英文来进行该作品创作的,当时的她正在美国生活,从这篇小说的写作目的来看,该作品故事的阅读对象主要英文读者群体。《五四遗事》讲述的是中国人在新旧文化以及新旧婚恋观念之间矛盾挣扎的故事,这个“新”是指新的文明秩序以及风俗礼仪,实质上契合了异国文明与文化内涵,而这个“旧”主要是指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明。张爱玲作品《五四遗事》,主要讲述了青年罗文涛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到 30年代中,所经历的起伏不定的情感与婚姻历程。罗文涛为了能够与新女性密斯范步入婚姻殿堂,花了六年时间与原妻张氏离婚,但发现密斯范与他人相亲之后,罗文涛愤慨之下与密斯范分手,并在短时间内迎娶大家闺秀王小姐为妻[2]。不过,在罗文涛朋友的安排下,他和密斯范再次相见,陷入旧情无法自拔。然后又耗费了五年时间与第二任妻子离了婚,并实现了与密斯范结为夫妻的愿望。但在两人结婚之后,密斯范现出原形,形象邋遢并且较为懒惰,婚后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幸福。最后,罗文涛在亲戚的规劝之下,先后将前两任妻子接回到家中,实现了大团圆。小说主人公罗文涛试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大胆追求自由恋爱的主要动力,就是对新的文明秩序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张爱玲作品中的异国形象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