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咬字训练探析 摘要:咬字清楚、准确是声乐演唱的基本要求,为了获得更加生动、优美的歌唱表现效果,还需要掌握气息运用、情感表达等技巧,应该从基础环节做起,加强咬字训练,逐渐提升自身的演唱功底。基于此,本讨论结合高校声乐教学的相关内容,分析影响咬字的相关因素,从中了解咬字训练的重要性,探讨咬字训练的方式、方法,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咬字训练;能力 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咬字、吐字与气息调节是重点的训练内容。声乐表演者需要正确掌握咬字、吐字的技巧,善于利用气息,能够更好的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和内涵。在高校声乐训练中,应该实行科学的方法进行咬字训练,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咬字、吐字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身的基本功,娴熟掌握吐字技巧,对于提升其声乐演唱能力有着积极的帮助。 一、影响咬字的相关因素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为了将歌曲的情感和内涵准确表现出来,必须做到正确、清楚的咬字,并恰当的调节音调和发声力量。在咬字问题上,演唱者应善于运用口腔肌肉,能够把握好口腔闭拢、双唇或上颚收拢的时机。咬字是声乐训练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针对声乐学习中的咬字问题,分析影响咬字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呼吸、心态、发声姿势等多个方面。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气息的运用直接影响着声音的传播。正确掌握歌唱呼吸方法,做到气声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演唱效果。假如歌唱呼吸方法运用不当,则会在歌唱过程中出现气息不稳的情况,进而干扰到咬字和发声。心态是影响声乐演唱者咬字的重要因素,在紧张的状态下演唱时,鼻咽腔、胸腔等腔体难以协调,呼吸控制、声带闭合均会受到影响。提高声乐演唱中的咬字技巧,需要从调整心态做起。咬字问题与声乐演唱的各个环节均有着密切的关联,决定着思想和情感能否和谐、统一。在学习声乐演唱咬字技巧时,需要了解每个字音的发声部位和发音方法,能够娴熟掌握引长字腹、字尾收音以及四声搭配等技巧,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勤学苦练才能实现[1]。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咬字训练方式 (一)基础技巧训练。在咬字训练中,老师需要向学生演示重音的发声技巧,并着重说明字头收拢方法,学生则根据老师的演示进行练习。该过程中,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口腔力量的控制,说明发声力量的调节对于提升歌曲情感渲染力的重要作用。学生需要加强口腔肌肉的锻炼,并掌握口腔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