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进展路径分析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系统是多种因素有机协同而成的学生管理体系的系统学概括。从系统学视角而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以“他组织”方式为主的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失当相关。为实现学生管理系统的持续进展,应从促成学生管理系统“耗散结构”生成的四个基本条件入手,积极促成管理系统内的自组织生成,同时应注重管理系统总体目标、运行机制及反馈机制的有序程度,以推动管理系统实现自组织进化。 关键词:学生;自我管理;自组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管理尤其是学生管理面临日益复杂的挑战,管理工作不同程度出现管理理念模糊、管理目的失当、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及蔓延,与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自身的组织方式和进展路径有一定关系,快速进展的高等教育需要快速进步的管理体系支撑。因而,有必要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进行整体性观照,从动态生成的演化角度对其进展路径进行系统性审视,以促成其可持续进展。 一、系统科学视野下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的重新认识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自一般系统论中逐渐进展出自组织理论群(Self-organizingTheory),该理论群关注复杂系统的演化机制,为解释系统如何由无组织到有组织、由无序到有序提供了认知论和方法论依据,指出系统组织化方式可根据是否存在“系统以外的特定干预”划分为他组织和自组织两类,自组织由于具有不受干预下的自发性,而被认为更有益于系统自身进化。自组织理论与强调情境适应与动态生成的现代教育管理学相当契合,两者都关注系统内生的主体性及能动性的培育。从自组织理论视角而言,学生管理体系是由一系列教育元素与教育主体有机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管理就是将分散的教育元素与系统主体具体的进展需求进行有效组织化,以更好地完成教导、管理和服务职能,促成学生全面进展的活动过程。由于“大学组织的演化充满不确定性,需要从复杂性的角度阐述其变革与转型”[1],学生管理系统同样需要从其复杂的内部组织方式把握其进展路径。不同的组织方式决定着不同的系统进展路径,学生管理系统进展过程存在两种主要组织方式和进展路径,一种以他律型管理方法为主:管理者在管理进程中承担主要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工作,以详细的制度设计及严格的奖惩监督,督促学生实施管理任务,保障学生管理目标的实现。另一种以自律型管理方法为主:由学生自己负责承担各项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工作,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