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论文 一、学风建设的系统学解析 从字面上理解,学风即学习的风气;具体来讲,学风既包括学生的求学与研学之风,老师的教学与治学之风,教管人员的督学与管学之风,还包括校领导的办学与导学之风。学风建设系统,具有“整体”“、内生”和“综合”三个基本的特征。“整体”是指在分析系统各种相互关系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学生学风与老师教风的各种外部因素和内在关系的不协调问题。对于一个学校建设来说,面对学校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利益集团的情况就需要从整体上去协调彼此间的关系。在学风建设上,“内生”常被认为是一个学校的内部动力、潜力及制造力,如生源质量、学习环境、老师的水平与知识转化力等。“综合”是指学风建设的各要素之间互相作用的组合,而不是单个要素的简单累加。这种组合是在对线性的与非线性的、确定的与随机的等各种关系的经过层次、时序、空间与时空组合等的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内聚力、外力、增量、减量的综合考虑,而学风建设是影响其各种要素的关系“总矢量”。学风建设讨论的对象非常复杂,要求对组成学风建设的各事物之间互相作用、联系及制约的本质特征进行合理解析,在更高层次上定量分析出它的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更高级的定性分析,最终将其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和规律综合出来。 二、学风建设的特点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质就是学生学习、老师教学、行政人员督学、辅导员导学等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这些子系统都是复杂系统,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学风建设系统也是一类开放的复杂系统,其讨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使得学风建设的讨论具有如下特点: (一)由于学风建设本身具有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难以对系统目标进行具体描述和确定,在系统的管理与控制以及评价与决策过程中被迫使用多个准则,而这些准则有时还存在相互冲突; (二)学风建设涉及各种彼此关联的因素,系统结构复杂多变,导致用传统的建模方法来建立其数学模型与求解也十分困难; (三)传统的方法、技术和理论,包括定量分析工具的使用在对学风建设系统进行分析和讨论中会遇到困难; (四)学风建设问题涉及面广,因此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经验和各种模型进行讨论; (五)通过系统综合,把知识、经验、模型、数据等进行集成,才能解决学风建设进展中的复杂问题,而许多信息和数据是很难得到的。在学风建设讨论中,应重视这些特点,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