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团队特征及专业建设讨论 一、教学团队的含义及特征 (一)教学团队的含义。JoanBenjamin(2000)认为,基于团队的工作是认识到个人在面临变革压力时所遇到的困难,并采纳了将合作与协作结合在一起的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的核心与学术教学实践的进展有关,是分享新的思想的过程,是批判性思维以获得改善的过程,在竞争与合作中感到自在,是在精神层面的相互理解。该讨论基于墨尔本大学的 5 个不同专业(医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的课程教学团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讨论发现:老师或团队的意向非常重要,而不只是他们可能具备的技能。因此,进展活动需要更多地关注意向而不是技能开发。假如要改进教学团队的实践,就需要帮助团队了解可能产生的结果的范围以及他们的利益和后果。假如老师认为这个团队阻碍了他们的教学,或者只是分担工作量,他们就不太可能改变他们的做法,不管他们进展了多少技能。张笑涛(2024)对教学团队进行了定义,即“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愿景目标,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重大的教学改革项目为抓手,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教学讨论项目等为重点,以教研室、讨论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为完成某个教育教学目标而由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责权利统一的少数在学历、年龄、学缘结构等方面优势互补的老师建构的群体组织。”认为团队人数一般以 5-8 人为宜,不要超过 12 人。彭芳、周文辉(2024)指出,“所谓教学团队,就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老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老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马廷奇(2024)认为“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由为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老师组成”的群体,“与教研室的组织管理不同,教学团队更多的是依托教学改革任务而形成的一个教学改革与实践群体”。刘建凤、武宝林(2024)将教学团队可定义为“由少数技能互补、同意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分工明确、相互承担责任的老师组成的团队”。认为“高校教学团队应是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老师教学水平为目标,以有效的沟通沟通与合作机制为保障,由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责权利统一且人数适度的老师所组成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