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困境及突围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高校舞蹈教学的关键构成因子,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学生可以极大地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及舞蹈能力,还可对民俗民风有更深化的理解。可是,当今许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作用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导致很多学生仅仅掌握了表层知识,而不能较深化地探究其精髓。因此,本文深化探究了当今我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面临的困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突围措施,以期促进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进步与进展。 关键词:民间舞蹈教学;高校;困境;突围 高校学生通过学习特色民族舞蹈,可以深化了解民俗民风,增强舞蹈能力。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学生科学体系化地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我们应客观地分析教学中面临的难题,并采纳科学的改进方法,从而完善舞蹈教学的水平。 一、我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老师不能深化理解舞蹈的本质。我国历史的进展促进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不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舞蹈特色,包含了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还表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积累。民族民间舞蹈学习者只有深化地掌握并理解其中包含的舞蹈本质,才能以舞蹈动作的方式表现其内涵。可是,当今许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老师并没有深化理解舞蹈的本质,因此也不能正确传达舞蹈所体现的深刻内涵,学生难以理解其中蕴含的本质,这无疑是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 (二)教学中不具备情感投入。目前许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老师更加关注舞蹈技能是否熟练掌握、舞蹈动作是否美观,却常常忽视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投入。然而,向学生们传授民族民间舞蹈的本质是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要让学生通过舞蹈理解其所传达的寓意。本末倒置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我们需要努力克服不断改进。 (三)教学模式单一、传统。当今,许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依旧采纳固有的方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言传身教”,很少表现其他的新型教学方法及形式。这种固有的“言传身教”法过于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技能及舞蹈动作的标准性、法律规范性,而往往不注重培育及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导致学生的舞蹈动作过于生硬、呆板,不具备应有的活泼及灵动,很难准确表达民族民间舞蹈自身的价值,很难有效地传达学生的感悟及情感。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突围措施 (一)老师要深化理解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本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及文化信仰,包含了深刻的文化本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