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舞蹈文化教学理念与实践 舞蹈是一种集形体之美与意境之美于一身的传统艺术,以人体形态和动作语言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内在精神气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民族舞蹈是少数民族地区土生土长的民族艺术,具有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形象生动等特点,映射出本民族特有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民族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文化,民族舞蹈的技能动作和风格特色都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态与精神涵养。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表达出了人们的诉求,让人们在表演和欣赏中得到身心愉悦,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娱乐价值、沟通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改革进展大潮和多元文化影响下,民族舞蹈在进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民族舞蹈表演技巧的深化掌握,依赖于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的有效结合。目前的民族舞蹈教学更多推崇“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不善于对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没能有效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本文讨论,在文化意蕴中搜寻民族舞蹈规律,深化贯彻舞蹈文化教学的理念,可以很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舞蹈文化,为民族舞蹈艺术进展寻求新突破,满足新时期社会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高校民族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高校民族舞蹈教学呈边缘化倾向,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手段单一,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第一,对民族舞蹈文化缺乏正确认识。民族舞蹈能够具有独特的魅力,也恰恰因为其展现的文化价值。中国的民族舞蹈文化丰富多彩,不同的舞蹈动作展现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凝聚着生活的智慧。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很多老师和学生对民族舞蹈的认识程度肤浅,缺乏深化的调查讨论,对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进展产生较大影响,不能展现民族舞蹈文化的新理念。第二,民族舞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多元文化并存构成了文化进展的现实语境。“多元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一把双刃剑,推动了民族舞蹈文化进展,但也产生了强烈冲击。西方舞蹈是多元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充满了青春气息与力量,更崇尚形式美和自由开放,注重再现和追求更多自然的真实,因此,青年学生更热衷于学习和表演西方舞蹈。第三,忽视民族舞蹈的人文精神传承。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是关于人自身的生存、生活和进展的精神,是特定时代下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鲜亮的特征,根源于传统文化的民族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