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等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得出构建基于实践教育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新模式,给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以期为我国社会提供高素养高技术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实践教育;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 当今物流行业的进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仓库储存行业、信息传输行业等相关产业的进展。随着我国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物流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24 年,国家把物流业规划为国家的振兴产业之一,足以见得国家对物流行业的重视。在之后的十几年里,物流行业以飞快的速度不断进展,社会亟需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也成为热门专业。据统计,从 2001 年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 396 所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其中有一半以上属于实践型高校。有关数据表明,近 10 年我国教育部门批准 196 所高等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其中实践型院校有 128 所,占总量的 65.31%。经过近几年的进展,实践型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上小有成就,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校提出一定的措施解决。 一、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 从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始设立到如今的进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高等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仍处于一个不断探究的时期,所以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培育出的物流管理人才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培育目标不明确。物流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除了专门的物流企业开展物流活动,服装行业、商品贸易流通行业等企业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物流活动。物流管理的知识很多,每一个高等院校都不能面面俱到的把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同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识全全收纳。现实也是一样,高等院校不能结合自己学校的进展特色以及当地的经济进展水平制定合理的人才培育目标,物流管理的教育系统也没有明确的教学步骤,时常会混淆实践型和讨论型的教学方法与内容,这样一来,高等院校培育的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就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导致学生学无所用。2.物流管理课程安排不适宜。我国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个通病就是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课程,据相关资料,我国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每周的理论课程为 16 节,而实践课程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