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人员师德建设论文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政治素养 高校管理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政治素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把握高校管理的政策、方向。加强对基本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全心全意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服务。高校管理人员是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同时也是教育者,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心,要确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以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高校管理人员应善于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必须提高执法守法的自觉性,带头学法、知法、用法,特别要仔细学习《教育法》、《老师法》、《学位条例》等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彻底改变各种不法律规范的管理方法和作风,使教育管理进一步法律规范化、法制化。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道德素养 1.敬业精神。敬业爱岗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保证,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只有做到敬业爱岗,才能做到用心去完成一项工作,工作才有成效。高校管理对敬业精神的需要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它担负的培育人才、教育人才的重要责任。一般说来,高校管理人员无论是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工作管理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只有本身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尽心尽职地去工作、学习,才能全心全意地使管理工作服务教学,同时还能够在职业上不断追求新目标,只有不断追求,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才能更好地、出色地完成管理和服务的本职工作。 2.高度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道德概念,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以教学管理人员为例,教务管理关系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有时稍有差错,就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仔细负责的态度。教务管理有时时效性很强,需要教务人员有应付突发性事件的准备,如老师的临时调停课等,就需要及时通知到学生,否则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还有学生成绩的管理,稍有疏漏,就需要及时通知到学生,否则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 3.服务意识。高校管理人员应树立“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基层管理人员是直接和老师、学生打交道,其服务态度、一言一行都会对老师、学生产生影响,也决定着老师、学生对高校管理的评价,影响到高校服务质量。基层管理人员应以老师为本,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