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跆拳道教学质量讨论 【摘要】跆拳道运动自上世纪 90 年代逐渐在我国兴起和进展,众多高校也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本文以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构建了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内容体系,并提出了提高跆拳道教学质量的一系列策略。 【关键词】高校跆拳道;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策略 随着跆拳道在国内的不断推广,跆拳道也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我国高校体育课堂上。但是,高校跆拳道教学目前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老师专业水平不高、理论教学缺乏、教学方法单一、训练场地及器材落后等问题,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对高校跆拳道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并提出提高跆拳道教学质量的应对策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跆拳道教学内容构建 跆拳道教学内容的构建应该结合跆拳道这一运动项目的特点,充分考虑教学现状和学生需要。基于现有讨论对有关课程教学内容重要性的调研,将跆拳道教学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两大模块来安排。其中,理论知识分为跆拳道基础知识、技术分析、竞赛知识、运动损伤和预防以及对跆拳道表演和竞赛的欣赏等五个方面,实践技术分为跆拳道礼仪、相关动作和技术以及进行实际竞赛演练三个方面。对于跆拳道的理论学习,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1)初级阶段主要了解跆拳道的起源、价值和进展;通过视频欣赏跆拳道技术、品式、特技等表演。(2)中级阶段则开始学习简单的跆拳道竞赛知识,并观看跆拳道竞赛实况;增加对跆拳道运动损伤和预防的原理学习,并掌握简单的预防措施和受伤后治疗方法。(3)跆拳道理论学习的高级阶段则应该在对基础知识和技术进行巩固的基础上,着重培育学生运用运动解剖学与运动力学的方法分析动作技术特点,熟练掌握跆拳道竞赛知识,并能够对跆拳道表演和竞赛进行解说和评析。对于跆拳道的实践技术学习:(1)初级阶段学习跆拳道的基本礼仪(主要是跆拳道授课和学习中的礼仪)、基本手法和步法(弹跳步、跳换步、滑步等)、1-6 式套路练习,主要掌握跆拳道初级技术(前踢、横踢、侧踢和正踢),适当学习中级技术(下劈、后踢、摆踢)。(2)中级阶段加强对跆拳道礼仪的学习和基本手法及步法的巩固练习,进行 7-12 式套路练习,将中级技术和高级技术(双飞踢、后旋踢、旋风踢等)与简单特技作为主要内容。(3)高级阶段继续巩固基本技术,进行 13-16 式套路练习,将高级技术、组合技术、特技动作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二、提高高校跆拳道教学质量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