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专业特色人才培育讨论 摘要:高校培育的音乐专业特色人才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当前仍旧有部分高校在培育音乐专业特色人才这一块存在缺乏科学性的课程体系,高校培育人才的主要目标就是培育高水平、高素养的专业人才,让他们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但是当前的现状确是高校在培育音乐人才这部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当前高校在培育音乐专业特色人才存在的问题的入手,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前人才培育模式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高校音乐专业;特色人才;培育模式 步入 21 世纪以来,高校逐渐成为了培育青年人才的重要场所,它教会青年们用知识武装自己,并将这些青年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社会中。所以这就要求青年学生在学校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肩负着日后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为当地的文化进展、经济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高校音乐专业在特色人才培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音乐专业的盲目扩招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由于每年高中应届毕业生人数激增,部分高校开始进行盲目扩招,高校音乐专业也不例外,但是每年都会因为盲目扩招引发诸多的问题,主要造成了教学水平、教学设施以及师资力量这几个方面严重的供不应求。这种逐年的扩招给原本就日趋薄弱的师资、匮乏的教学设备等教学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音乐的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仍旧采纳这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学生的矛盾在进行音乐技能课程教授过程尤其突出,这就直接导致音乐老师在迫于现实条件的影响下只能实行口传心授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与学校培育优秀的音乐专业特色人才相违反,也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教学公平的原则,久而久之教学质量也就无法保证。其次扩招带来弊端远不止教学资源上严重不足的问题,伴随而来的还有由于是扩招,就有部分学生存在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基础不扎实的问题,这部分学生接受学习音乐的能力和悟性远不及其他学生,势必会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二)音乐专业特色人才培育目标和定位具有不确定性。前面有谈论到高校的扩招问题,面对扩招问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所以高校面临着由于扩招带来的问题: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关系[1]。有人说走精英化人才培育的道路,有人还是立足于普及,走大众化教育的道路,也有人说可以走特色人才培育道路[1]。这不仅仅是一个选择题,它是需要根据高校本身的特点进行选择,发挥出自身院校特点和优势来寻求人才培育的最终定位,进而确定培育目标与培育模式。比如师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