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师德建设讨论论文 [论文关键词]师德理想爱心敬业 [论文摘要]师德建设是高等教育成效好坏的关键所在,对引导、帮助学生成长有十分重要影响和主导作用。师德建设必须从师德之魂理想、信念,师德之本爱心育人,师德之基敬业爱教这几个方面去努力践行,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目的。 师德,即老师的职业道德,是老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品质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老师素养的核心和灵魂。它要求老师“师品,德高为师;师智,学高为师;师技,技高为师;师表,身正为师”。师德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是所有职业的共性要求,它是师德的基础;教书育人是对老师职业的专业要求,它是师德的载体;为人师表是社会对老师职责的特别性提出的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它是师德的支柱,作为一名老师必须信奉之,遵循之,笃行之,升华之。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如何做到以上这些要求呢?以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而言,要当好一名老师,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努力践行。 一、理想信念是师德之魂 “培育什么人,如何培育人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进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这里最关键的是老师的理想信念对学生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主导作用,而政治理论课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信”,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乐意为之勤奋学习,将来才会决意为之尽心竭力服务社会和人民。然而,要学生做到的,政治课老师必须自己首先做到,要学生信任马列主义,自己首先就要信任马列主义,打铁还须自身硬,身教必须重于言教,笔者为此始终把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放在首位,坚持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地加以运用指导教学。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思想多元化和信仰危机困扰着大学生,在一些学生心目中,讲资本主义好成了时髦,说社会主义好反成笑料,不然就认为是违心的假话,僵化的大话和失真的空话。同时,在一些老师中也存在着一些信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迷失信仰,教马列的却不信马列,讲社会主义却不爱社会主义,去迎合某些学生的错误心理,二是盲目信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空洞说教,无法打动学生的迷惘的心灵。面对上述现象,政治老师假如没有远大的理想,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