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班级管理中心理学策略的运用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全国大多数高职学校中,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孤独、自暴自弃的心理特点,面对着高考失利,很多学生无法从阴影中快速走出。加之高中的许多同学顺利进入大学学习,自卑的心理导致他们不愿过多地与这些同学联系,这也就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孤僻感。在处理事情时,也会选择一些消极的处理方法。这样的心理特点严重阻碍其健康进展,也导致后阶段他们在高职学校生活中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再者,高职学校的生活模式需要学生转变原有的生活角色,这也加大了新生入学时的适应难度。学生在入学之后,无法找到像高中那样亲热无间的朋友,使得高职新生一度处于孤独的状态之中,或者结交一些对其起着消极影响的朋友。 二、高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对心理学策略的运用 1.设立适度的管理体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高职学校的班级管理中,适度的管理体制至关重要。适度的管理体制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同时促进学生间的相互监督,法律规范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从而相互影响,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高职学生在一定的管理体制约束下,对自己的要求会有所提高,对学习不会懒散懈怠。所谓适度的管理体制,包括一定的奖励体制、一定的惩处机制以及一定的评价机制。惩处机制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犯错误时一定要进行严肃处理,不能因为学生学习的好坏而实行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学生的处理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在不损害学生尊严的前提上,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个节目或者打扫班级卫生等等;奖励体制可以设定为评选优秀干部、优秀舍友、进步生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这样的评选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一定的基础;评价机制指的是对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并且将这些评价实时汇报于家长,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最佳进展。 2.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导致情绪低落、消极懈怠。这个时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对他们所遇到的挫折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而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首先就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例如,有些男生的爱好是计算机,就容易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里聊天、交往、游戏。此时,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将计算机的利与弊清楚明白地分析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