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统计教学论文 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面临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背景下,每个人都生活在“大数据”之中。从日常生活到工作、管理,我们面对各种数据。如何分析和使用各种各样的数据,发现这些数据的规律和现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决策和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提示大量数据之间的规律性是统计的本质,大数据时代为统计方法手段指明了新的方向,对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的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原来就是培育适应社会进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大数据背景下,培育出应用型、创新型统计专业人才,学会用大数据手段、方法处理统计问题,充分利用大数的价值,是统计专业培育目标的内在要求。但当前我国的统计教学还存在许多与培育目标不适应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一)教学过程体现大数据思维理念。大数据提供的各种数据源,时刻影响着人们对待数据的思维和观念。从而也改变统计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因为,大数据环境下,统计讨论对象的基础改变了,统计教学理念也应该跟着改变,从前是以“计算”为中心,现在是以“数据处理”为中心:数据是讨论对象,也是一种资源,大数据资源可以解决很实际的问题,著名的沃尔玛“啤酒与尿布”的故事。就是通过数据的挖掘看到数据的关联现象的典型。因此,在数据信息时代要想教好统计,就要从教学思维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二)注重实践及创新教学。一直以来,统计教学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应用教学,传统的统计教材基本上按着“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统计分析”这样的逻辑来构建知识体系,老师教学的重点都集中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方法的介绍。课程的讲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很少能够把学生带到实际生产、生活中,通过解决身边的生产生活问题,来展现统计工作的现实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践创新能力培育目标中,统计教学应注重在大数据下统计数据的社会服务化与创新。比如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电梯的故障数据,建构大数据平台,为电梯生产厂家提供远程协助服务;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的各种工作及生活方面的调查及数据整理活动。 二、教学目标的转移 在实践创新要求及大数据背景下,统计教学目标从数据计算能力转向数据分析能力的培育。在信息技术高度进展的今日,计算技能已经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数据应用才是关键的岗位能力要求。现代化的信息技能手段,如 EXCEL 等计算机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