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管理平台设计论文 参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2024 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实验教学管理和共享平台应根据服务与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学校统一的具有开放性、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和共享平台,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全面提供搜索导航服务,及时发布资源应用信息,切实扩大资源影响力度,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大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学科专业、多学校和多地区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要。我校将实验室向双创团队开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要求各教学单位建立制度,明确责任,保障实施。高职院校开放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设计应该集先进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可扩展性于一体,既满足实验室开放要求,又满足信息化管理需要。开放实验室通常是指其时间开放、资源开放、对象开放、各类科技活动开放。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宽松的讨论环境,培育其设计思维、开拓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为学生成长、服务社会建立基础。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则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为各个分散的实验室提供统一、方便、高效的平台支撑。 1 实验室管理现状 普通高等院校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先进做法,如厦门大学在整合机电类相关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基础上,组建了“厦门大学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建有成熟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一方面拥有独立的门户网站,能实现中心概况、实时新闻、中心动态、全部课程介绍等信息的发布;另一方面建设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能实现网络化实验实训课程开设、学生选课、远程答疑、作业提交批改等教学功能;中心特别配套有专门机房,以满足信息化平台对性能及稳定性的要求。实验室管理根据信息化实现程度可分为三种管理阶段:基于人工手动的管理阶段,即通过手动书面作业实现实验室的数据、设备和人员管理;基于单个计算机来管理阶段,计算机之间彼此孤立,数据不开放、不共享、信息不同步;基于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阶段,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实现实验室综合管理。目前,部分新升格高职院校,由于长期处在中职(专)实验室管理层次,在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还处于手工,或计算机单机管理阶段,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系部教务人员在实验室安排、老师安排上手动工作繁锁,容易出现错排、排重等情况;实验室管理人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