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XX年“学习《梁家河》精神”征文活动

20XX年“学习《梁家河》精神”征文活动_第1页
1/24
20XX年“学习《梁家河》精神”征文活动_第2页
2/24
20XX年“学习《梁家河》精神”征文活动_第3页
3/24
20XX 年“学习《梁家河》精神”征文活动 《梁家河》精神是习近平主席的真实精神映照,值得大家学习,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了 20XX 年“学习《梁家河》精神”征文活动,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 在全党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际,细细品读纪实文学《梁家河》,更为深切体悟到我们党新一代领航人,在植根群众中历练成长的光辉足迹和优秀品行。 深刻感受到人民领袖“永远是黄土地儿子”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期间,自称“普通农民”,常常挂在嘴边的是“我们老陕”,时刻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当成人民的一分子,将根深深扎在人民中间。正是梁家河七年饱尝艰辛的上山下乡经历,让他把人生理想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紧连在一起,并为之无私奉献、不懈奋斗。 深刻感受到人民领袖“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群众中”的亲民作风。“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梁家河插队的七年,习近平总书记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样样都干,与父老乡亲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蜕变,也成为他“以人民为中心”进展思想的逻辑原点。 深刻感受到人民领袖“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的惠民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期间,面对土地贫瘠、百姓吃水烧柴照明都困难的现状,首先想到的是“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他带领群众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店、打井、搞河桥治理、打坝淤地等,这些都是关乎群众生计的大事。这启示我们,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必须放在心上,无论多难都要干好,干在群众心坎上。 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尚品行,与严格的家风熏陶分不开。他的父亲习仲勋同志,在创建、进展、巩固以旬邑马栏为中心的关中分区的革命实践中,与群众感情笃厚,留下了“易马换担”“借耕牛农具”“十个鸡蛋”等感人故事,也常常告诫子女“我是农民的儿子”,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植根群众中历练成长的信念源泉。 旬邑是革命老区,是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如何更好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优秀品行发扬光大,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光荣传统传承下去?下一步我们重点在三方面努力: 一是以“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情怀”为主题,在全县开展大讨论活动,重点思考在当年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为什么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能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赢得广阔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XX年“学习《梁家河》精神”征文活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