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甘侯》美文文摘 去武夷山旅游,少不了观赏稀世珍茗大红袍。从水帘洞往北行至一里许,向西有一个大山涧,南北两侧的山峰高峻挺拔,层峦叠嶂。靠近南边的山脚是一条青石铺成的随山势绵延的甬道,走在甬道上,左边山石三四米高处不时有镌刻的历代名人题诗映入眼帘,我印象最深的是《岳阳楼记》的作者即北宋范仲淹的题诗:“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巨石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甬道右侧且低于甬道一米许的涧底种植有一方挨一方的茶树,一片碧绿的海洋,和两侧的丹霞石色相映衬。每一方茶树最南端靠路边处都插有一块同样大小同等样式的木牌,上边用红漆隶体写出各自的芳名,如肉桂、水仙、佛手等。我不太懂茶,心想,这不就是茶的世界,茶的天下吗,终极的名品大红袍该是怎样的呢。 导游告诉我们,大红袍每年只能采摘 6两,一般供中央主要领导接见外国元首时专用。据说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当时的毛泽东主席就曾用大红袍招待他。从 20XX 年开始,为了茶树自身的生长发育,休养生息,休树 20 年不采摘,弥足宝贵。为防止盗采,过去曾重兵把守,现改为专人轮班值守。心想,如此身价的茶中贵族,容貌也一定雍荣华贵吧。 一直往西走,大约一里许,前面有几块硕大的石头横亘在那里,挡住了去路,山涧成了 n 形,黑压压的游客聚集在那里,擎着相机或手机拍照;左侧有几间茅草棚,里面摆满了工艺品、字画和饮品,不用说这里就是目标所在了。可是环顾四周,都是暗红色的巨石和丛生的灌木,并无出类拔萃的雍荣华贵者。 正当我们心存疑虑之时,导游用劲摇着小红旗吆喝“43 团的同志到这里来”。我们很快聚拢到他周围,听他小功率扩音器里发出的声音,“你们看,那三颗就是大红袍!”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正北侧离地面四五丈高的半山腰有一处朝外凸出的巨石,巨石上有一堵用小石块摆成的几尺长的矮墙,矮墙里长着几株普普通通的灌木,和其他树丛别无二致,没有丝毫的雍容华贵。 导游明白我们的心思,给我们讲解道,你们可能会认为大红袍一定是高大华美的,其实,从外表上看它确实很一般,因为它是灌木,让它再长 30 年也只能这么高。它不像云南的普洱茶,是乔木,可以长得很高大。再说现在是秋末,也不是枝繁叶茂容光焕发的季节,所以看起来很苍老,普普通通。不过它是乞丐的外表,皇帝的身价,菩萨的心肠。 导游小潘继续说,因为它生长在半三腰,面朝阳光,背靠大山;沐着雨水,吮着朝露;晨曦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