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制度所有员工正确掌握医疗安全知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认识搞好医疗安全的重要意义,重视新都区和国家的医疗安全方针和法律法规,仔细地遵守有关医疗安全的规章管理制度,保证实现医疗安全,特制定本项制度。一、利用员工会、晨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二、诊疗科目及医疗设备,制定安全操作章程,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三、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一)入院教育1、新进人员需经过院领导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和院感科进行上岗前培训;2、医疗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学习医疗、护理、药剂等有关的有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诊疗护理法律规范、常规及医院规章管理制度等;具备医疗安全特点的重大典型事故案例、安全注意事项和职业病的预防等知识。经考核合格,方可分配到科室。(二)科室、岗位教育科室的安全教育由科室负责人负责,教育内容包括:科室内诊疗操作章程、主要设备的性能、特色技术操作法律规范、科室刮玻璃制度、科内医疗设施设备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经考核合格,方可进行相应的工作,教学课时不少于 24 小时。(三)现场教育现场安全教育由代教老师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工作特点,主要设备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及操作章程,岗位责任制、事故案例及事故预防措施、医疗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和等。四、全员安全教育1、医院必须对各级管理人员每隔半年进行 1 次安全培训,主要学习医疗安全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标准、制度、安全管理,安全知识和医疗安全工作经验和不足等相关内容。2、对医院、科室内部岗位调动及脱岗半年以上的员工,必须重新进行科室级和现场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五、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始教育在新项目。新技术开展前,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使用之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章程,对相关义务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方能进行操作。六、特种作业人员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1999 年,国家经贸委令第 13 号)《特种作业人员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考核没去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后,方上岗工作。七、事故教育1、对违规、违纪操作造成事故或未遂事故的人员应当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医疗安全培训学习。2、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后,医院医务科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学习,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3、预防事故的措施及发生事故后应实行的紧急措施。八、建立安全活动日和班前班后会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