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政策性金融支持纺织企业转移的对策研究分析—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 财务管理专业

政策性金融支持纺织企业转移的对策研究分析—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  财务管理专业_第1页
政策性金融支持纺织企业转移的对策研究分析—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  财务管理专业_第2页
政策性金融支持纺织企业转移的对策研究分析—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  财务管理专业_第3页
政策性金融支持纺织企业转移的对策研究—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摘要+Abstract(1500)1. 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的纺织工业历来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作为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极大的带动了劳动力就业,且由于纺织工业在我国发展初期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性,而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而培养了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根据《2007-2008 纺织工业发展报告》的相关数据,纺织工业的工业增加值 2007 年占据全部工业增加值的 6.9%,GDP总量的 3.3%,30%的纺织工业产品销往国外,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14.4%,其中占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总额的 30%;在社会就业方面,纺织工业吸纳就业人数2000 多万,80%为农民工,不但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同时也为农产品如棉、毛、麻、丝等的销售提供了途径1。但是,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中国纺织工业的问题凸显,根据《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的数据,金融危机以来,占我国纺织产业规模 85%的沿海地区面临生产要素缺乏、生产成本上涨的困境,导致竞争优势逐渐减少,而中西部的纺织产业发展还较为缓慢,其比较优势未能显现。基于此,发改委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并提出了要实现纺织产业结构优化,其中产业结构优化作为该规划的目标之一,而纺织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在 2009-2011 年规划期之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并提出优化产业布局,通过产业转移,由东部沿海的纺织工业发达区重点发展资金、技术、研发和品牌、渠道等优势与新技术、新产品,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等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生产发展。同时鼓励中西部地区通过发挥当地的劳动力或自然资源优势,承接从东部沿海等防止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产业,以加工为主,形成东部与中西部相互结合,东部发展高精尖而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的产业布局。经过两年的实施,我国的纺织产业开始摆脱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有了较大的发展。根据《2010/2011 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2010 年纺织工业实现了生产的稳定增长,产业中下游产品的销量增速较快,中部地区的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增长比例较大,2010 年投资达 1486.75 亿元,同比1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7-2008 纺织工业发展报告[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2.增长了 46.68%,西部投资额为 374.17 亿元,增长 44.27%,比东部的增速18.98%高出 27.7%和 25.29%,是全行业投资总额比重的 36.83%和 9.27%...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