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及其综合运用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是相反的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 3.通过平行线性质定理的推导,培育学生观察分析和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1.老师教法:采纳尝试指导、引导发现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民主意识和开放意识. 2.学生学法: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主动发现,仔细讨论. 三、重点·难点解决办法 (一)重点 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及平行线性质定理的推导. (二)难点 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区别及推导过程. (三)解决办法 1.通过老师创设情境,学生积极思维,解决重点. 2.通过学生自己推理及老师指导,解决难点. 3.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小结.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三角板、自制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引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2.通过老师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讨论,完成课堂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和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进一步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导入新课,以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新知,以变式练习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回忆所学内容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片 1). 1.如图 1, (1) (已知),∴ ( ). (2) (已知),∴ ( ). (3) (已知),∴ ( ). 2.如图 2,(1)已知 ,则 与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已知 ,则 与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图 2 图 3 3.如图 3,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第一次拐的角 是 ,第二次拐的角 是多少度?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 1、2 题. 师:第 3 题是一个实际问题,要给出 的度数,就需要我们讨论与判定相反的问题,即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也就是平行线的性质.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师:我们都知道平行线的画法,请同学们画出直线 的平行线 ,结合画图过程思考画出的平行线,找一对同位角看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并思考. 学生画图的同时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见图 4),当同学们思考时,老师有意识地重复演示过程. 【教法说明】让同...